文化传声 政企联动海南谱写高星空传媒xk8004的未来发展质量发展“协奏曲”
最佳回答
“星空传媒xk8004的未来发展” 文化传声 政企联动海南谱写高星空传媒xk8004的未来发展质量发展“协奏曲”
在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之际,一股汇聚统战力量、促进开放融合的暖流正涌动琼州。从海口湾畔的“城市会客厅”,到五指山麓的黎苗童声,从三亚崖州湾的港澳台侨企抢滩布局,到保亭政企共饮“咖啡时间”的对话机制——海南正以多元平台构建起一张张联络联谊、引资引智、文化传声的立体网络。
“海口湾·椰城同心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成为统战新力量聚集地,五指山市雨林童声合唱团以天籁之音向世界传递海南人民的热情与友好,三亚吸引全球华商深耕热土,保亭则以一杯咖啡“喝”出营商新生态。这些生动实践,不仅是海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更是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助力自贸港建设跑出“加速度”的温暖注脚。
吸引港澳台侨青年来追梦
投资三亚 共享自贸港新机遇
从一片待开发的土地,到楼宇林立、企业云集的现代化园区,香港青年孙冠宏见证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五年间的华丽蜕变。
“园区人气越来越旺,公司业务也逐年增长。”2019年,孙冠宏在这里创办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如今,园区内科研院所与企业纷纷落户,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步入快车道,三亚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正成为吸引港澳台侨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5年来,当地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优化服务体系,推动多方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结出硕果。
作为琼港合作的重要载体,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已吸引一批标杆企业入驻。2024年,示范区投资促进中心实现常态化运营,构建起覆盖港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示范区注册企业数量已达226家,并获授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三亚)”,为琼港经贸往来搭建高效通道。
开放的三亚,也吸引着海外华侨的目光。
今年,印度尼西亚LELCO集团董事长林绍国率团来访,深入考察袁隆平杂交水稻种植基地、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等单位,对种业创新、深海养殖等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
“三亚的发展速度令人振奋,印尼与海南在旅游、农业、渔业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林绍国表示,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向印尼企业宣介海南自贸港政策与三亚优势,推动更多项目落地。
据了解,今年以来,三亚已接待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多国侨商及侨界研修班学员共计70余人次,侨务交流活动日趋活跃。
地缘相近、文缘相通的琼台两地,也越走越近。截至2024年底,三亚累计实际使用台资达3.9亿美元,覆盖农业、旅游、服务、商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目前,全市注册台资企业约50家,台商台企正成为三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澳门青年毕嘉良看准机遇,在三亚主营葡萄酒进出口业务,并计划将贸易范围扩展至化妆品等领域。“我希望把澳门的资源和经验带到海南,在这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在香港青年阮锦贤看来,海南自贸港的底色是“开放”:“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项目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
“封关后,海南将迎来更频繁的经贸往来与人员流动。”在海南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阮锦贤正在寻找事业新的增长点,“我将尝试推出新的餐饮品牌,为来琼就业创业的新兴人才群体提供升级版的餐饮服务。”
架起政企对话连心桥
饮一杯“咖啡” 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企业竞拍的地块有私宅未拆除耽误施工,政府能不能帮助企业解困”、“工厂车间改扩建需要迁移电线杆,政府能协助落实吗”、“新加油站规划与农户林权证划定范围重合,恳请相关部门协调重新放点”……
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一杯咖啡为媒打造的“咖啡时间——政商对话加速跑”平台(简称“咖啡时间”),成为当地政企对话的连心桥。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家现场讲明诉求,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落实解决,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2025年8月,保亭举办“咖啡时间——政商对话加速跑”活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工商业联合会供图
2022年起,保亭着力打造“咖啡时间”。每期活动均由县领导出席主持,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围坐一堂、面对面交流,在咖啡的袅袅香气中营造轻松、开放、平等的交流氛围。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6日,“咖啡时间”平台已累计举办活动121期,邀请企业家671人次,收集各类诉求885项,解决落实涉及征地拆迁、行政审批、垦区用地及业务诉求等854项,落实率96.49%。
除了政企面对面“喝咖啡”,“咖啡时间”还结合线上渠道、政务窗口等多种途径,全面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诉求“照单全收”。保亭通过建立分类台账,实行“建账、分账、交账、对账、销账”的闭环管理机制,秉持“现场办、马上办、跟踪办”的服务精神,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和“急郎中”,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关若英说,为强化诉求办理实效,“咖啡时间”首创“领导领办、部门联办、调度督办、跟踪回访”工作体系,构建起企业诉求“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县级领导主动认领复杂问题,靠前督办、高位协调,强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实现靶向突破;建立“精准派单+协同办理”机制,明确各部门权责清单,确保诉求精准分办、高效联动响应。同时,组建专班对问题办理进行即时调度、跟踪督办,坚持逐件回访企业并开展“满意度”评估,形成“响应—办理—反馈—评价”的完整服务链,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下一步,保亭将持续转变理念,牢固树立‘用户思维’和‘问题导向’,推动‘咖啡时间’迭代升级至2.0版本。”关若英表示,在服务体系上,将构建“主动型”服务模式,推动工商联干部和会员企业联络员常态化下沉一线,动态掌握企业的真实状况和核心诉求。
对接模式上,保亭将针对共性难题与行业痛点,系统化、规模化推出“分行业、分主题、分区域”的精准对接活动;建立“会前精准摸底、会中高效协商、会后闭环落实”的全流程管控机制,推行“一企一策”、“一题一案”的精准化解决方案,确保企业诉求得到精准回应。
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保亭以“咖啡时间”平台为纽带,不断深化政企协同共治,持续擦亮“亲清”政商关系的鲜明底色,为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
打造多元融合平台 构建统战工作生态圈
“在这里,我们不仅找到了合作伙伴,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近日举办的“相聚椰城 共筑未来”联谊沙龙上,海口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上岛咖啡董事长江明洁感慨道。
“相聚椰城 共筑未来”联谊沙龙,由“海口湾·椰城同心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简称“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主办,吸引60余位台胞台商与海口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活动现场气氛温馨热烈,成为琼台两地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生动写照。
自2024年11月25日揭牌以来,“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已迅速成为海口市统一战线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该基地位于海口湾广场,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20余场,逐步构建起集创新创业、联络联谊、招商引资、形象展示等于一体的统战工作生态圈。
作为全国34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推广城市之一,海口积极拓展工作载体,将“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打造成为服务自贸港建设、汇聚各界力量的重要平台。“这里不仅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欧美同学会成员、港澳台侨和外国友人的重要聚集地,还是推动海口与各地经贸文化深度融合的城市会客厅。”“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负责人陈润说。
“在琼港人春季行”“琼港青年音乐节”……2024年以来,“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举办多项品牌交流活动,增进了港澳青年与海南之间的情感联结;创新采用“社团+招商”模式,举办招商推介会16场,港澳专题招商活动7场,推动12家港澳侨资企业落地海南自贸港侨海创新创业园、江东新区等地;促成信也科技国际总部、东南亚(印尼)农渔产品物流产业园等6个项目落地,为琼港澳经贸合作及海外企业入驻海口增添了新活力。
海口是台商台企的重要集聚地,2024年以来依托“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成功举办“台青+新阶层”、“台协+商协会”等7场专题活动,促进台资企业与本地经济深度融合,持续展现琼台经贸合作的活跃态势。
除推动经贸合作之外,“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亦注重文化品牌建设,持续扩大统战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海口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东鹏表示,海口打造“椰城新力量”品牌体系,已开展“新阶护苗”、“同心筑梦”等系列活动40余场,并培育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知惠海口”、“公益暖心行”等一系列子品牌,有效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服务。
与此同时,“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深度融合本地人文特色,响应“寻美中国”主题活动倡议,开展“寻美海口”主题活动,广泛汇聚网络人士和摄影爱好者,生动讲述海口故事,传播好海口声音。
在海口市新联会副会长徐伟看来,“海口湾·椰城同心汇”实践创新基地是一个多元融合的平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人士等统战青年构建了集交流、联谊、服务于一体的“幸福空间”,让更多人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行动共识。
创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靓丽名片
黎苗童声 从五指山唱响世界
“我有一个愿望,要去全世界歌唱。给我一双翅膀,我想带着和平鸽,飞到小王子美丽的故乡……”在海南五指山的热带雨林中,一群身着黎苗服饰的小学生以透亮的童声,演绎这首《把五指山唱给法兰西》。
欢快旋律的背后,是海南五指山黎苗童声一次次唱响世界的故事,一段段跨越国界的友谊。
2024年10月27日,“中法童声合唱友谊之桥”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举行,五指山市雨林童声合唱团为来自法国的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演唱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 本报记者 骆云飞 摄
2022年8月,在海南省委外办支持下,五指山市策划成立五指山市雨林童声合唱团(简称“合唱团”)。合唱团由水满乡中心学校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组成,其中大多为黎族苗族儿童。海南省管弦乐学会会长刘旻应邀担任合唱团指挥兼艺术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悉心教导孩子们掌握声部对位、演唱音色等基本功。
2023年起,合唱团相继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五指山主会场、中法建交6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等重要场合,成为海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靓丽名片。
2024年5月,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合唱团首次走出国门,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他们与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同台献唱,共同演唱《把五指山唱给法兰西》、《茉莉花》、《假如我去中国》、《久久不见久久见》等中法两国歌曲。清澈童声唱响塞纳河畔,两国小朋友因此结缘,结下深情厚谊。
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团长特里戈·伊丽莎白说,非常惊喜能在万里之遥的法国见到中国的小伙伴,这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两国小伙伴一起庆祝法中建交60周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同年10月,合唱团亮相第63届韩国济州耽罗文化节,身着色彩斑斓的黎族苗族传统服饰,以清脆悦耳的童声演唱中韩歌曲与黎族苗族歌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济州道知事吴怜勋对合唱团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也是这一个月,五指山市举办“中法童声合唱友谊之桥”活动,邀请法国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走进五指山市。在五指山毛纳村,两国小朋友们一同听黎歌、赏黎锦、跳黎舞,并互换礼物、合影留念,现场气氛融洽热烈。
2025年5月,合唱团再访法国巴黎,继续用歌声筑牢中法友谊之桥。
在刘旻看来,合唱团出访是对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积极尝试。合唱团的孩子们不仅展示了黎族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向世界传递了海南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他们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使者,也是海南黎苗风情的美好名片,更是海南人文旅游与热带雨林风光的最佳推广者,不仅为海南黎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也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和推广增添了文化软实力。”刘旻说。
目前,五指山市已制定合唱团品牌培育方案,指导团队通过“每周音乐课+每月文化研学”模式,将乐理教学与黎锦编织、黎族竹木器乐等非遗技艺传承深度融合。如今,合唱团团员已发展至42人,歌声也飘向更多地方。
五指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莹表示,未来将持续抓好合唱团的品牌打造,通过规范管理、加强培训、扩大队伍、搭建平台等形式,壮大合唱团队伍,提升合唱团演唱水平,通过参加一系列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活动,让合唱团更好地唱响世界。(张月和 张茜翼)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