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上海松江迈上“科创人文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性色生态”现代化建设新台阶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11-19 00:00: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性色” 上海松江迈上“科创人文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性色生态”现代化建设新台阶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11月18日报道:“松江区是上海的西南门户,区位条件独特、产业基础扎实、人文资源丰厚、国家战略叠加。”11月18日,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在“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松江区锚定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区“四个区”功能定位,苦干实干、敢闯敢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千两百亿元,“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建设迈上新台阶。

曹磊/摄

产业集群崛起 “2+4”体系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松江区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成效显著。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758家,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属地规上工业产值全市第二。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533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69家。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第二,认定外资研发中心83家,数量占全市1/10,AEO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

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松江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势头强劲:以智能终端、智算服务、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能源电力装备、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四大百亿级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松江坚持市区协同,打造商业卫星及终端应用、仪器仪表、6G等新质产业集聚区,国家级松江经开区活力迸发,全市首家空运前置货站落地运营,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提速和企业服务升级一体推进。

“十四五”时期服务业规模实现翻番增长,预计将突破千亿元。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创建3个市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进算力资源富集,高等级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约占全市算力规模的50%,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科创驱动引领 战略平台激活创新动能

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品牌,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纳入科技部、上海市合作共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事项,建立G60九城市轮值主席和执行主席制度。

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加力加速,这座占地8000多亩、拥有8所高校、12万余名师生的全市规模最大的大学城,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目前,市级层面已成立了松江大学城优化提升工作机制,统筹市级科创、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建设松江大学城科创源。松江正深化市区协同,聚焦“从1到10”创新转化,做深做实校企双向发榜机制,常态化举办科创训练营,首批将推出19个功能性平台、超百万方科创载体、2万余套人才公寓,搭建校企联合研发、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三大平台”。

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松江市场经济活跃,企业的基本盘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6.39%,其中89.5%来自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牵引带动作用,成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400亿元,培育15家企业成功上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培养区领军人才97人、拔尖人才306人、青年创新创业英才384人,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113家、院士专家551名。

新城样板成型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松江新城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实有人口达84.61万人,人口占全区比重达41%,位居上海“五个新城”之首。据了解,松江新城累计新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万多名,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1020人,城市活力持续迸发。

交通枢纽能级实现新跃升。9台23线松江枢纽与沪苏湖高铁同步通车运营,1-2小时内可通达80%的长三角城市,使松江成为面向长三角的重要节点。沪昆铁路老线综合利用工作有序推进,人民路、谷阳路地下贯通工程预计今年年内启动,沪松公路快速化北段年底开工,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加快建设,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教育资源持续优化。新建、扩建学校51个,引入上外云间中学、华师大二附中、上师大附中松江分校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岳阳医院松江院区开工建设,养志康复医院成为上海市唯一一所三级康复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5.55岁。社会保障待遇稳步提升,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达99.64%。

文旅越来越有“看头”

松江区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乡村振兴综合考核连续5年全市第一,粮食亩产连续6年全市第一,生猪产能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强化科技赋农,种业振兴突破发展,自主选育“松早香1号”等松江种子。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叶榭镇获评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开展“沪派江南”天马山单元特色村落风貌保护的试点建设。进一步统筹浦南浦北发展。

“上海之根”文旅大IP持续升级。松江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山水景观、游乐设施、科技影都等资源,素有“百年上海滩、千年松江府”的美誉。松江正深化文旅商体农展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上海欢乐谷旗舰店项目,推动辰山植物园国家5A级景区创建及国家植物园联建,改造提升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同时,方塔园、醉白池成为更具特色的江南园林,云间剧院成为文化新地标,云间粮仓成为“家门口的好去处”,浦江之首成为领略黄浦江源头风光的最佳观赏地,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松江青岛啤酒节等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文旅吸引力不断增强。

生态绿色成为城市鲜明底色,松江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9.28%,位居全市第二。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建成运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五龙湖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在松江徐徐展开。

面向“十五五”,松江区将锚定“四个区”战略定位,齐心协力再出发、握紧拳头创新业,坚决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松江,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松江新的更大贡献。

(松江区供图)

(责编:刘律真的好励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